3月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2015年,科技領域一批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。"一帶一路"建設成效顯現,國際產能合作步伐加快,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。今年要啟動一批"十三五"規劃重大項目。建設水電核電、特高壓輸電、智能電網、油氣管網、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。
2015年,擁有自主產權的“華龍一號”已經走出國門,在去產能之下,未來我國核電將如何發展?請聽來自全國兩會最新鮮的“核電最強音”。
【訪談】萬鋼:華龍一號國產化超80% 助力核電布局海外
3月9日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做客人民網時表示,"華龍一號"國產化超80%,助力核電布局海外。
萬鋼表示,中國第三代核技術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,實際上指的就是華龍一號,它有更好的安全性,技術更先進。
第一,核電站關鍵是反應堆,反應堆關鍵是在裡面的堆芯,堆芯當時做的是叫177,就是裡面有177個燃料組件,這完全是自主知識產權。除了堆芯設計以外,中間的燃料組件是自己設計制造的,所以有“中國心”,這是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。
第二,一個核電站投資下來可能好幾百億,牽扯到很多的技術,這實際是一個集成的過程。華龍一號有一個總體技術,也是一個集成創新的技術。